第47章 纸张上的文明(一)(2/2)
对啊,这天幕不就是讲解这些事吗?
天幕不只是记得君主贵族,还记得大夫,记得普通的百姓!
他们也是那后世所称的历史中的一员!他们——正在制造历史啊!
【不仅如此,竹简还开始参与社会的构建,比如,郑国的子产‘铸刑书于鼎’,这是我国第一部成文法典。
后来郑国大夫邓析为宣扬自己的主张修改旧法,另编刑书于简牍,史称:《竹刑》。
此后,各国相继出现了成文法,这便是文以载法!】
也推动了春秋时的思想繁荣,百家争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上贤而说仁,下世贵贵而尊官。”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兼相爱,交相利……”】
天幕上一一出现了当时的诸子百家代表思想。
阴阳家, 五行之说。
纵横家, 合纵连横。
杂家,博采众议, 兼收并蓄。
农家, 民并耕而食, 君与民同耕。
兵家,论战。
医家,行医治病。
……
各学派的传人也激动起来,原来……原来即使是千年后,也会有人记得先贤之说!
会有人记得,在千年前,曾经有人为了自己的理想信仰努力过!
不仅仅是他们,随着天幕放出的思想越来越多,各朝的文人也屏住呼吸,仰头望天。
纵然有些内容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相悖, 他们也静静的看着,这就是先贤们的学说啊……
原来, 春秋战国时期居然有这么多的思想,每一个都如此的璀璨,而我们却毫不知晓……
【文字是治理国家最重要的工具之一,而文字的载体也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最早的甲骨文,由于书写材料的限制,致使上下层语言开始不同。
但竹简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点,它廉价易得,能够让更多的人学习写字。
同样因为这一点,语言也开始变得流畅起来。
比起之前的甲骨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是不是就流畅很多,也要易懂不少?
而到了统一之后的秦时,想做基层官吏,都得要识字才行。
在这时候,虽然知识还是被贵族垄断的状态,但文字却已经不再是贵族的专属了。
当然了,要说起文字的发展,我们就不得不提春秋战国时期那各有各发展方向的文字了。】
秦朝
天幕提起文字,嬴政又想起了那些年的让他头痛的事,秦文写出来的政令,六国人根本就看不懂,这让政令往哪儿传!
“不书同文,大秦根本就无法治理天下!”
【周早期的金文比较接近象形图画,随着时间的发展,周后期的金文开始简化,也就是线条化、平直化,这增强了符号性,使得书写变得容易起来。
早期,周朝统治还有向心力的时候,文字的发展还算是有一个标准。
但是后来,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文字使用的越发广泛,各国也就开始了文字的简化。
而那个时候作为名义上的统治者周朝已经不具有统治能力了,在没有标准的简化要求之下,各个国家就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改,五百年下来,直接出现了严重的文字异行。
一个字有七种写法都是基础版本,高级版本那就直接数不清了,统一之后的秦吏有多崩溃可想而知!】
说着,天幕缓缓展示出一张七国文字的对照表。
为首的,是现代的“马”字,繁体的“马”字,后面的文字按照国家排列。
刘彻看着天幕上的文字,直接张大了嘴巴:“这居然是同一个字!”
李世民也拧紧眉头:“六国文字,竟能相差到这种地步!”
六个刚打下来,文字不一、度量衡不一、驰道不一、秦吏不足的国家!秦始皇那是吃丹药吃死的吗?那明明就是累死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