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发小(1/2)
“董哥,你回来了?”
电话里,对方的声音显得十分高亢和兴奋。
“还有几个小时,还在首都。”
董方卓同样很兴奋。
下了飞机就迫不及待地给朱挺打了电话。
“来我家,一起看球。”
还没回到大连,他就迫不及待邀约朱挺。
今天是11月17日,中国队在广州天河迎战HK。
两个人是发小,最好的朋友。董方卓远走英伦,朱挺则被大连实德租借到大连长波,成为了球队的主力中锋。
不过朱挺的进球数一向很低,本赛季结束,他17场比赛只进了3个……
朱挺比董方卓小几个月,同属85-86黄金一代。
18、19岁的他们,此时是中国足球最好的未来。同样出自于实德系的他们,此时并不是只有他们俩在追逐着足球的梦想。
还有权磊、赵旭日、周海滨、冯潇霆、陈涛、毛剑卿、卢琳、蒿俊闵、郜林、王永珀……
太多了。
这些家伙组成了当时的国青、国奥和国家队……
董方卓的思绪有些飘,突然想起了很多事情,很多队友以及未来那些年的沉沉浮浮。
2004年的亚青赛,85国青在决赛四大主力没上的情况下输给了韩国拿到了亚军。
2005年的世青赛,小组赛三战全胜,在八分之一决赛中,国青只是遗憾的2-3输给德国。只是,当时他是替补……
但后来的结果远远低于了人们的预期,2008年奥运会上,国奥队不仅没能小组赛出线,甚至无法获得一胜,最后红牌还是输球输人。
董方卓打进了中国奥运史第一个进球,可没有卵用……
2010年和2014年两届世界杯上,以这批球员为主体的中国国家队连10强赛都没能打进,被认为中国最有希望的一批球员,却带来了最让人失望的成绩。
导致这批人没能整体爆发的因素是自2005年到现在,中国的国字号球队一直处于一个动荡的时期。国家队主教练频繁更换,足协在主教练人选上屡屡犯下低级失误,这让这批最好的球员没能遇上最好的教练。
18岁的周海滨与赵旭日在阿里汉手下成为了国家队的主力,2004年11月17日那场比赛前,阿里汉又调入了陈涛。
也就是今天。
如果没有这场弱智事故,喜欢技术型打法的阿里汉一定能够让这批球员在国家队提升一个档次。这不是假设,看一下阿里汉两次执教天津队里是如何先后激活陈涛与周海滨的。
甚至如果性格宽容、了解这支球队的克劳琛,而不是谢亚龙钦点的杜伊能够在当时成为这支国奥队的主教练,这支球队也会打出不比世青赛更差的表现。
最后的机会出现在2011年,当时的高洪波用两年时间把大批85、87年的球员培养成了国家队的中坚,然后足协临阵换来卡马乔,老卡到队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招老将,国家队三连败出局,85一代就此开始告别舞台。
中国足球就像一个不善理财的穷人,在叹息天不助我的时候,却忘记了曾经的自己是怎么样在挥霍手中的财富。
中国足球的错误还可以修改,但是原本可以属于这一代球员的精彩却永远无法挽回,当我们在叹息一个时代的悲剧时,谁又能知道85、86一代心中的遗憾。
唉……
董方卓重重一叹,已经在飞往大连的飞机上。
想什么呢!现在至少改变了不少,不是吗?好歹可以进入十强赛了。
可是,十强赛又会如何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